门诊时间:08:30-17:30 贵阳市云岩区琼花巷1-10号
一般来说,血栓是血管中的“血块”,堵塞身体各个器官的血管通道。在正常生理条件下,人体通过自身的凝血-抗凝系统调节,不会形成血栓。但随着年龄增长、缺乏运动和血管损伤等因素,凝血-抗凝系统的调节功能下降,导致血管内血栓形成,减缓或阻断正常血流,相关器官缺血,严重者甚至猝死。
血栓分为动脉血栓和静脉血栓,动脉血栓相对更常见。上面说的心肌梗塞和脑梗塞是动脉血栓形成;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是隐性的。如果血栓脱落,很容易导致肺栓塞。由于大多数静脉血栓形成没有症状,因此常被称为“隐形杀手”。
引起血栓形成的因素很多,但主要与高血脂、高血压、高血糖、冠心病有关。对于血栓的预防,一定要从高危因素的预防入手,按照专业医生的医嘱控制生理参数。
对于普通大众来说,可以通过养成规律的健康生活习惯来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,比如多运动,增加血管的弹性,维持其功能性;戒烟戒酒,避免损害健康的不健康生活方式。
(1)多运动,避免长时间站立。
研究表明,连续运动4小时会增加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。比如走路可以维持肌肉的有氧代谢,促进血液循环,增强心肺功能;避免血脂在血管壁堆积聚集形成血栓。
建议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活动四肢,起身行走或坐姿活动脚膝。
(2)多喝水,及时补充体内水分。
每天喝1500毫升~ 1700毫升的水为宜,分几次喝。适当饮水可以降低血液浓度,使血液远离高凝状态,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。通宵睡觉、排尿、皮肤蒸发、口鼻呼吸等生理行为使身体失水。早上喝水有助于降低血液粘度和血栓形成的风险。
运动前少量饮水可减少运动后脱水;每半小时用水工作可以适当锻炼身体,降低血液粘度。
(3)不要穿紧身衣服。
穿得尽可能宽松舒适。穿过紧身的衣服和裤子会使下肢受到束缚,导致下肢血流不畅,血脂沉积在血管壁,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。
血管瘤患者家属还关心哪些问题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