门诊时间:08:30-17:30 贵阳市云岩区琼花巷1-10号
淋巴血管瘤的治疗方案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种:
1、 手术治疗:采用外科手术方法将病损组织切除,以达到治疗的目的。对于独立且较小的病灶效果良好。一般情况下,病损区血管丰富,血量大,手术时出血量较大,常常引起严重的失血性休克,术中需要大量输血,手术难度大,危险高,术后复发率也高。手术切除后遗瘤局部畸形、缺失及功能障碍。手术费用昂贵,患者难以承担。因此需严格掌握适应症,权衡手术的价值,然后方可确定是否选择手术治疗。
2、 冷冻治疗:此种方法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,采用液氮的挥发造成的强低温,将病损区的皮肤、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围组织冷凝,使其细胞内形成冰晶,并导致细胞破裂、解体、死亡。再经过机体修复过程使血管瘤消失。但此法容易损伤周围正常组织,会留下局部瘢痕,在眼、口角、鼻尖、耳部治疗后常留下严重缺损性畸形及功能障碍。由于冷冻操作难控制强度和深度,同时组织对低温的抵御能力不同,会出现治疗不彻底的情况,复发较高且直接影响治疗效果。
3、 核素治疗:其原理是利用反射元素所产生的r射线对病损区组织细胞核进行轰击,使其DNA链、RAN链断裂,终止核蛋白的合成,造成细胞死亡和解体,再通过组织修复过程达到治疗目的。治疗后会留下放射性损伤后萎缩性瘢痕,表皮有脱屑现象。对于放射所致的萎缩组织化和萎缩性瘢痕,专家建议手术切除,否则将不能排除癌变可能。专家认为在血管瘤治疗中要尽量避免使用放射性疗法,因为射线在攻击血管瘤的同时,会攻击周围正常的组织,所以副作用大。
4、 传统二氧化碳激光治疗:采用激光设备对血管瘤组织进行热凝固,并达到治疗血管瘤的目的。但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深度只能在表层皮肤的0.2~0.4mm以内,超过0.4mm即产生明显瘢痕,故对浅表性毛细血管瘤有一定疗效,对深层血管瘤易引发出血及瘢痕畸形。因此传统二氧化碳激光只适用于局限性浅表毛细血管瘤的治疗,不能用于范围较广泛、位置较深的海绵状血管瘤。
而我院采用的是智能腔内治疗系统:(从血管瘤腔外转向血管瘤腔内治疗,采用精密温度传感系统,减少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,血管瘤经吸收后远期外观佳,欧美国家临床常用),因为血管瘤的血流量存在差异,不能采取单一的治疗方法,建议采用多种微创联合,吸取各自优点,远期疗效更佳,特别是美观及后期局部组织的发育。
1、 经皮血管瘤导入术:
是欧美国家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微创技术,现在已经非常成熟。该技术在多普勒血管双功能彩超定位后,将血管内皮坏死因子注入血管瘤瘤体组织中,在深部热疗光的作用下,引起无菌性炎症,肿胀消失后出现局部纤维化反应,使瘤体血管腔缩小或闭塞。
2、 智能腔内消融术:
该技术是在多普勒血管双功能彩超的引导下,将带有精密温度传感系统的光纤介入到血管瘤的营养血管内,依据血管瘤的血流量及管径大小不同,智能控制系统发射能量并被血红蛋白吸收,使血管瘤营养血管纤维化,同步将温度反馈到精密温度感受器,智能调节能量发射时间。因为全程治疗在温度感受器的智能反馈下,从而减少血管瘤周边的正常组织的损伤。因血管瘤缺少营养供应,使瘤体细胞“饿死”,最终血管瘤逐渐萎缩消除,达到血管瘤治愈的目的。
3、双波长染料激光
此激光波长为585nm和1064nm,可以根据血管瘤不同的深部,切换波长。透过皮肤照射后可使瘤体选择性地吸收激光能量,使瘤体细胞损伤,而减少周围组织的损伤。近年来临床经验已经证明了在治疗草莓状血管瘤、鲜红斑痣、混合型血管瘤、毛细血管扩张等方面有较好的疗效。
血管瘤患者家属还关心哪些问题?